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讯行业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傲天提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7-19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年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n5 r+ a# S" ?+ a3 E
一、 2003年行业概况及一些重要活动
1 W. M8 d8 a: ]  (一) 行业概况:& `9 V' u7 I3 A
   2003年,我国遭遇"非典"的袭击,给经济凌源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食品和餐饮业造成重大影响。食品添加剂行业也必然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外出口和与之相关的一些涉外活动受到很大影响。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两次重要出展被迫取消,不仅给一些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对涉外经贸活动受到影响。好在"非典"过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布置和领导下,我国的经济秩序很快恢复了正常。食品添加剂行业在四、五月份生产和使用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在全行业广大领导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年综合来看,还是很好的。目前,大多数品种产销两旺,增长速度高于前几年的速度。2003年全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总产量预计可达288万吨,比2004年实际增长20%,销售额预计可达300亿,比2004年实际增长20%。
/ J# ~, v5 _  A6 c; ?- [   以下把几个主要行业概况简要分述如下:
1 c3 [$ o" y# E# ^' b; D" |   1、食用香精香料行业。  ^9 x4 }8 C$ V. l6 ?
   预计产量可达5万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0%左右。香精香料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天然食品香料及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呋喃类杂环化合物)增长较快,而且销售形势很好,调味类(咸味)香精更是突出。一些出口的重要品种如乙基麦芽酚、香兰素、天然薄荷脑、留兰香油、呋喃酮等出口量较大,乙基麦芽酚已占到国际市场的80%以上。
9 F  }8 v" \, S8 _+ k3 O  w   2、食用着色剂行业。1 Y- v, q  m  o1 x
   预计可以完成6.65万吨,比上年增长30%以上。其中合成色素约2400吨,其余味天然色素。天然食用色素的产量中不包括酱油、醋生产企业自产自用的焦糖色素的产量和一些非正规企业的非法生产的数量。这两部分的量很大,据调查分析,我国焦糖色素的实际产量约有20万吨,只有5万吨左右是合法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的,其余的部分是由酱油、醋企业自产自用和非法无证工厂生产的。这两部分实际上没有纳入到国家的法规之内和有效监管之下。, T7 ^: v6 p! x! }( X
   2003年我国食用着色剂行业比较活跃,特别是天然色素方面,不仅产量有较大的增长,而且在国家交流、企业管理和新产品开发方面都卓有成效。特别是在今年9月于昆明举行的着色剂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有六家国外公司到会,足以说明我国食用着色剂行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际上一些知名大公司的关注。他们对中国的原料和产品感兴趣,同时他们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感兴趣。仅丹麦的科o汉森公司就派出了两个代表团参加这个会议,一个是来自欧洲总部的以采购中国天然色素为主要目的,一个是以该公司北京代表处为主的代表团。他们以交流生产技术和推销产品为主要目的。此外,德国的威尔德公司、美国的森馨公司(合成色素)等都派代表参加了年会。! G* E) d( t$ I2 t6 Y2 S
   此外,一些新的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产品正在建设中,不久将形成能力。万寿菊黄色素是一个大的品种,是一个可以形成千吨规模的品种(其它品种大多十几吨、几十吨,最多上百吨),现在主要用于饲料工业,而由于目前还没有被列入食品添加剂名单,因此,影响了食品级的生产和使用,但是,据调查,国内几家大的天然色素生产企业都在搞这个品种。% E* E& ^  Z+ D) b
   总之,色素行业将在多年的规模小、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小步快走之后,开始快步与国际接轨,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和水平。
4 X" d3 d& f2 x) j& @; B6 B   3, 增稠-乳化-品质改良剂行业。
$ G* t0 _0 A! Z  K' _; ]# [0 ~9 f   乳化剂的主要四个品种,单甘酯、蔗糖酯、卵磷酯和司盘、吐温年产量为4万吨。增稠剂中的各种胶类为1.2万吨,变性淀粉为25万吨,品质改良剂不包括酶制剂仅磷酸盐、面粉处理剂、泡打粉等为5万吨。
6 u9 h/ c1 U) Q$ t. q0 V   一年来,这个行业的主要业绩是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譬如占乳化剂市场50%以上的单甘酯,由于分子蒸馏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使用,单甘酯粗制品的比例大幅减少,而分子蒸馏单甘酯占了主要市场的份额。磷酸盐、泡打粉等市场也很好。不过也正面临着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最大的、年产20万吨的磷酸产品的德国CFB公司已经瞄准中国市场,在今年的FIE展期间,该公司专门盛情邀请和接待中国食品添加剂代表团的部分团员(25人)到该厂参观考察,该厂的现代化管理和雄厚的产品应用开发能力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将会对中国磷酸盐行业产生不小可冲击,同时,也将会带来应用技术的进步和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
+ t( @% u) D! P* B; |   4, 防腐-抗氧-保鲜剂行业。
- i( t  _9 j/ y2 i   预计产量可达11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两大主要品种苯甲酸钠为7万吨,山梨酸钾为2万吨。值得一提的是,徘徊多年的天然防腐剂在2003年有了突破性进展。浙江银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乳酸链球菌素两次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但是由于多年来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应用研究基础差,一直在艰难的境地中维持多年。可喜的是,在2003年该企业在生产应用和市场开发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走向了国际市场,在FIE2003展会上他们接待了很多客户,同时,几个过去是竞争对手的几家外国公司也转而与之进行合作销售,使徘徊多年的乳酸链球菌素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可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逐步下降,在中国市场广为销售的局面也会到来。此外,钠他霉素也有几家在做中试和考察,准备生产。异VC钠受VC影响,目前也是产销两旺,价格不断上扬。$ i0 S& B2 }/ {9 o: g4 {2 n
   多年来,困扰着这个行业的主要问题是超标问题,特别是苯甲酸钠的超标问题,几乎是每一次食品抽检都要被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一是应用企业对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不掌握,认为使用越多越安全,越能延长保质期;二是很多小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差、产品在生产和包装之前已经带入大量的微生物,而防腐剂是不能灭菌的。同时也应看到,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一些品种的允许使用量也确实很难达到防腐效果。2003年协会通过多次行业会议号召防腐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企业携起手来共同研究这一课题,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进展。针对一些主要产品的专业型已有面市,如肉制品专用的、豆制品专用的、酱菜类专用的等。虽然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已经走出一条路子。今后还应很好地走下去,解决好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到众多的食品领域和行业。2004年我们准备召开一个大型研讨会,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8 ]  e9 o& k$ P, [; L   5, 甜味剂行业。
5 o3 v0 K4 \( \   预计产量40万吨,其中高倍甜味剂9万吨,多元糖醇类31万吨。高倍甜味剂在国内有较大的市场,但一些品种受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约束,在国内销售受限。因此,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菊糖等品种仍然以出口为主。虽然出口市场不错,但每个品种也都遇到各自的问题。甜蜜素已被欧盟列入反倾销调查名单,协会得知这一信息后,很快组织相关企业启动应诉工作,现已进入法律程序,胜诉的可能性很大。A-K糖出口也较好,但相关企业间的价格战自找了不少烦恼。甜菊糖形势不错,但原料价格一路上扬,使成本大幅上升,影响了市场的销售。据统计,甜菊行业全国生产能力1800吨,今年实际生产870吨,销售了860吨,尚有历年累计590吨库存。
% G  N3 d/ a! H6 ]$ b% O   多醇类甜味剂增幅较大,其中木糖醇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成为木糖醇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有较重要的地位。山梨醇是一个大的品种,国内用量很大,除我国自己生产20余万吨外,尚有8万吨的进口量。2003年一些新的产品上市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活力。如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此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低聚糖和三氯蔗糖的问世也使这个行业增添了不少新品种。美国纽特公司的"纽甜"被卫生部批准在中国使用后,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
- Z& o; ?8 Z  {7 S  ~. e0 K   6, 营养强化剂行业。
. L6 D4 J6 X0 A1 L) ~   预计维生素、牛磺酸、氨基酸(不包括谷氨酸钠)、各类矿物质类的总产量将超过11万吨,增长率为16%。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提高,营养和功能性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营养产业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长潜力。2003年我国营养产业很活跃。多个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不断组织各类会议,研讨营养问题。高质量的营养强化剂也非常受市场的欢迎。
6 S( F+ J# D; R5 V$ A) C6 a   7, 其它发酵类添加剂。
9 Q( f3 I! k! m: e. ^   食品添加剂按生产方法可大致分为三类,即,应用生物技术获得产品的方法,利用天然动植物提取的物理方法和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前两类称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后一种称为合成添加剂。2003年我国运用生物技术获得产品占总量80%以上,其次是化学合成和天然提取的各占10%。
' P: A+ D* c7 T2 ?   其它发酵类食品添加剂的产销情况是:谷氨酸钠(味精)121万吨(世界150万吨);柠檬酸42万吨(世界100万吨),酶制剂35万吨(包括非食品用),酵母7.6万吨。此外,乳酸、酒石酸、苹果酸等也有一定规模。由此可见,我国这类食品添加剂不仅在食品添加剂行业本身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在国际市场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s' _8 i. O9 c0 h4 x; f  (二) 与行业相关的一些工作:
* K5 S5 z+ c, [8 h   1,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内,会展经济对于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行业的发展需要展会这种形式把科研、生产、应用联系起来,这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但是过多过滥的展会也会给企业增加负担,影响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根据大多数会员的倡议,用办好协会主办的春秋两个品牌展会的办法,来抑制那些非行业组织举办的,纯以赢利为目的的过多过滥的展会。现在已经初见成效。春秋两个展会已经成为品牌展会,深得国内外,参展商的信赖,这两个展会已经成为本行业会展经济的主流。明年3月3-5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展览会,原定的场馆提前五个月就安排完,新开辟的一个东馆,也很快就安排完,仍然满足不了要求。同时,其它展会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小的展会基本办不起来,深得广大企业和参展商的欢迎和拥护。3 }! R$ I- @$ A* m  X
   出国展是开发国际市场,产品走向世界最有效的办法。协会连续七年组织国内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到国外参加展会,很多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连续参展,生产规模和出口创汇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如北京的健力药业年创汇1000万美元,成为北京市的出口创汇大户。参加出展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今年由于非典影响,取消了新加坡和美国两个出展项目。但是前不久刚完成的德国法兰克福展出有近百人参加,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大多数企业明年将继续参加日本、美国和荷兰的三个出展展出。1 Q! O, l9 X& i8 O# o% B
   2、各专业委员会年会相继以不同形式召开,今年召开大会的是食用着色剂行业年会。其它各专业委员会都在筹备明年召开主题鲜明的行业大会。例如,防腐-抗氧-保鲜剂行业将以解决使用超标为主题召开大型研讨会。
9 @/ G) {" j  y0 F# ]5 N   3、关于标准的两项工作。
( X: Y1 B' p+ Z3 N  (1)与日本有关行业组织协会向JECFA申报甜菊糖、栀子黄、红曲红等品种。) I# ~7 T; w& k' G+ k6 g
  (2)对于自律规格标准问题正在进行调研准备。特别是日本食品添加物协会有诸多经验。欧盟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世界黄原胶协会、英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也与协会有这方面的交流。
5 Y" }2 N+ v7 l; T/ n, |   4,加强信息化工作。/ p0 `4 Q. g( i' _; I; t3 S7 f: l
   办好内部刊物《食品添加剂快报》和公开发行刊物《中国食品添加剂》,出版一期专辑,发表展会期间的学术论文。另出版一本非常实用的《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生产经营企业全书》。 + U3 ?& i9 u. v, Y1 @7 Y6 a2 F% p) S
   二、 食品添加剂行业存在和遇到的主要问题; C! d9 N2 k0 E: _) M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对于食品饮料工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已被食品业界广泛认同,它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这一点不必赘述。当前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 S$ I9 v# _2 v* j- i
   一是超标和超范围使用问题:二是标识不符合规定,有误导消费之嫌疑。食品添加剂有二十二大类,近1600个品种,这样多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在使用中都普遍存在着问题?也不是,大多数正常使用,达到工艺要求是没有问题的。容易出问题的主要是防腐剂、面粉处理剂、高倍甜昧剂和部分合成色素,这几类在使用中容易超标或超范围使用。而且在标识中往往被有意地
: b5 U, Z" \8 H- f隐瞒。造成超标超范围使用和标识不合要求的原因,既有生产企业的问题,也有应用企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h" k7 M8 s6 z% ^" B8 T/ h   l、 对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不了解。认为加得越多效果越奸,致使防腐剂使用超标。3 S- }3 X! I! y4 d2 c0 c  G
   2、 高倍甜昧剂合理使用是合理合法的,但超标准超量使用必然要受到查处。这里面主要还是低成本的利益所驱使。
6 u  @- m5 U& u# y# S   3、 部分合成色素主要是超范围使用问题,因为GB2760对合成色素的使用范围限制较严,有些食品中不允许使用。" k% J; E7 M# i" Q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点,对食品添加剂认识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往往使消费者造成了模糊的认识,害怕食品添加剂,把不是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添加剂挂起钩来、等同起来。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心里,故意在标签中隐去食品添加剂,甚至写上"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字样,这样写是很
4 N  v' a/ z" s- Q6 X0 E! Y$ u) Y不科学的,一是你很难做到,二是这样写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应该告诉消费者这样几个基本概念:
1 y( O* Q" W3 _  c$ ?3 Z0 O   A. 食品添加剂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离不开的。不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几乎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是有益的。! W0 {. ?6 _- X0 S0 z5 k
   B. 食品工业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量和品种越多,而不是越少。/ @! ?5 \/ }5 S
   C. 要把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区分开来,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都是一些国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一些非法添加剂,如瘦肉精、币白块等等。
! \7 ?0 m; U6 d1 U% J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现行标准,有些确实是滞后的,这也是造成问颗的一个原因。  \* q: F. u7 U7 m
   三、 几项建议3 ]$ D, t2 D# P: `& h$ P
   (一) 关于GB2760和GB14880修改问题! ^7 |/ {* E' ]3 Q+ s7 L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和广大应用企业对这两个标准都很关心,近两年来,协会召开的十几次行业会议,每次都收集到很多关于这两个标准的修改意见。协会还根据卫生部关于修改这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函,组织征求了行业的意见,整理出来有七个方面24条具体意见。* I) A7 J* F( @& ?7 ?. Z
原则意见有两条:
: q6 \4 }, {' a$ @' T  F" H' K! k   关于使用范围的规定不规范、不统一,又过于细,往往造成同一种食品添加剂在同一类食品中有的能使用,有的不能使用问题。另一个意见是,由于现行申报办法是由企业申报的,每个企业在申报时只能考虑本企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往往造成挂一漏万的弊端,使人感觉2 `" f" C. k5 ~1 u& N
不像是二个完整的国家标准,而像是一个个企业标准的叠加。2 c' Q1 R9 h2 e5 S8 M, `3 [" F
   (二) 关于新品种的审批和适时取消老品种的问题
9 f1 C" _% t, I   卫生部是我国食品添加剂审批和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食品添加剂标准技术委员会是政府部门的参谋,我们每年都在讨论新品种的审批和扩大使用范围问题,这是一项主要的工作。但是往往忽略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适时淘汰一些不合时宜的老品种。美国、欧盟、日本,也包括CAC,每年都有新品种被批准使用,同时也经常看到他们适时淘汰一些老品种。国家的审批和管理一方面要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和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行业发展的一个导向。 '2 {" V6 s- b/ Y* {+ n
   关于溴酸钾的替代问题应该纳入到我们的工作议程,应该说溴酸钾在烘焙行业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奉很多地方仍在使用着它。但连烘焙行业都能够接受溴酸钾的替代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推进这项工作呢?还有其它一些品种,也要与国际接轨,该淘汰的就要淘汰,该限制的就要严格限制。批准新品种和淘汰老品种都是适应行业发展的一个导向。
* w3 g1 K1 f1 ?& s7 J0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华讯行业网 ( 桂B2-20030027  

GMT+8, 2025-5-2 18:34 , Processed in 0.0298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