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十二少在2006-2-17 15:43:49的发言:
( ] ], t6 M% w- H" _虽然冬意渐浓,带着几分冷意。但在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村采访,映入眼帘的仍是一幅幅令人羡慕的景象:依山朝阳而建的三层小楼,顶面的琉璃瓦,外墙镶嵌的壁璃砖耀眼生辉;屋内的彩电、冰箱、电话、实木家具样样有;腰挂着手机骑着摩托车的青年意气风发……。这是贵台镇农村农民利用传统技术,依托资源优势,上山采割松脂增收带来的生活新变化。 # T; V) N7 D( ^8 y/ X- ~
贵台镇地处上思、防城、邕宁交界点,全镇人口35000多人,65%的农民居住在深山林区处。该镇林区多,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68%,林木蓄积量达31.8万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年产松香1.3万多吨和松节油1200多吨的贵台林产化工厂建成投产,急需大批的松脂作原料,于是该镇许多农民转变观念,利用掌握的松脂采割技术,以龙头加工企业贵台林产化工厂为依托,瞄准满山满岭苍翠的松树,大念山字经,纷纷上山采割松脂,许多农户靠采脂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割松脂成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渠道之一。该镇党委、政府也因势利导从财力、物力、技术上大力扶持鼓励农民上山割脂,于是一个“想上山、种松树、割松脂”的氛围逐渐在全镇形成。同时该镇切实加强林政管理,禁止乱砍滥伐松树,并有计划地发动群众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速生丰产松树项目。目前,该镇就种植速生丰产松树1100多亩,为农民割脂提供了充足的松木资源。那桃村青年农民梁国彪,今年初至今在采割自家的350棵松树的基础上,还以每棵4.1元的价格承租邻村的400多棵松木割脂,今年仅割脂一项就收入1.8万元。在贵台镇像梁国彪这样不进工厂不进城一天能挣40—50元钱的农民有6000多人,他们成了“绿色银行”里的“技术工人”。/ j! Z& X1 ^% T$ n/ p' S$ u. J
1 i" F7 ^3 l! s! M# s
" N; e, a( _5 h) c( h
- J1 L0 M" d9 b4 {! ~7 ] ' g: B' Y+ S6 T+ K% Y
700多条树能挣1.8万??????????报纸就是报纸,我就是割松脂的工人 O1 F4 F/ g! q* N4 e" B
6 G; v: d r D. z* V这个信息我在去年就看过了.想不到现在也遇上了和我有同感的人.
2 ^, M o/ L5 E2 X7 C& D去年的松香价格确实是高的吓人,但是广大的脂农-----仅仅是纯粹的靠劳力挣钱的, w% h# ^" s$ e3 k, I
又能增收什么?
' J1 }0 L6 t i# l4 T老兄交个朋友,我也割过松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