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油:9 s1 H! a% f) T6 y7 M8 ?
& c2 f5 z* q: ~& _
以桐油制炼而成的黑色胶状涂料。洪油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湖南省会同县境内一榨油作坊不慎失火,数十吨桐籽被火烧焦,坊主不忍舍弃,乃将烧焦的桐籽榨成油,然油色不是平常的浅黄色,而是红色。油坊将这种桐油运至洪江(洪江乃沅水上游,旧时为水运通商码头)出售。初时取名为“红油”,又因在洪江初次出现,“红”与“洪”谐音,遂正式定名洪油,史籍对此均有记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洪油在江、浙、沪一带非常畅销。并远销至英国、美国。八十年代后,由于传统生产工艺繁复,销售市场渐窄,故产量骤降,几乎濒于失传。我公司几经努力,终于在湘西觅得洪油生产真传师傅,并改进配方正式生产。命名为“寿福天”牌洪油。8 b% d/ n B; K* C
1 g: U) }5 A& F6 k8 F
秀油:4 w- M- n! ~2 u, ]( W
8 s* h( N8 T6 p 秀油因原产于四川省秀山而得名,相传数百年前,秀山县有一个桐油作坊不慎失火,存放的桐油因受大火烧烤变成粘稠的油液。榨坊主人为挽回一些损失,将粘稠油收集处理,试用于涂刷。发现涂刷过的器皿光泽鲜艳,光滑坚韧,胜过桐油。此后,秀油便成为专门的产品。4 L8 J" r' a0 A* I1 l
与此同时,清朝道光年间,常德府大河街油行失火,烧毁房屋无数。唯有海缸所储桐油在大火炙烤下变得醇厚色红,散发幽香,经渔夫使用在船舶上,认为比桐油效果更好,后经完善,至光绪年间,因尊崇秀油首发于秀山,秀油正式命名,远销海内外。此在史籍及常德府志中均有记载。同行皆有定论:秀油发源于秀山,光大于常德。5 o# @* s5 R/ k! W( R
因秀油用料讲究,生产工艺独特,又系手工操作,故解放后,基本失传。我公司继承弘扬祖国文化遗产,力邀秀油生产技术第四代传人重新出山,从1995年就开始研制并取得成功,并出口到美国、日本、香港、获得广大用户好评。0 Y6 U* x4 H( I3 D4 o
秀油、洪油虽都以桐油为原料,但加工工艺不同,故产品形态不一。因涉及商业机密,恕不予以介绍。) _% A) _/ z, ]4 E! y" @
; y, X. D$ o7 s* e% I2 c
1 q/ f7 Z* D" w7 |! f Q9 e, k0 n) `
2 Y2 \9 ]* E) Z9 K7 \# Q' f* g! y
5 d+ N# b: U9 [ t0 |# X' O/ M
+ E: ]% w. ~7 s# C5 T3 t) A% ?/ V; x1 _
/ v+ ~' ^+ t/ {' t6 v6 e5 a- L- |, r$ i1 p! s(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9 20:27:59编辑过]
" j3 L" a2 t0 X4 r |